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临床分析

来源:多比医网 作者:网站小编 时间:2015-04-21

核心提示: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点,为诊疗提供依据。 方法 对1996年1月~2004年1月经MRI检查并手术与病理诊断证实
 

 
  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分类 依肿瘤与硬脊膜、脊髓的关系,可将原发性椎管内肿瘤分为髓内肿瘤、硬膜外肿瘤、髓外硬膜下肿瘤。依肿瘤的组织学来源可来自脊髓膜、神经根、脊髓、血管、椎管壁的组织及胚胎残留等。分类的目的是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法为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本组分析结果与文献报道的髓内肿瘤占椎管内肿瘤的10%~20%以室管膜瘤及星形细胞瘤多见,髓外硬膜下肿瘤可占60%~70%主要为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和脊膜瘤,硬膜外肿瘤约占10%~20%主要为神经纤维瘤、脂肪瘤等基本符合。
 
  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诊断 发生在椎管内的肿瘤(除外转移而来)基本都具有根性神经痛与相应脊髓节段的感觉平面障碍。根性神经痛区域固定,呈进行性加重而具有定位的意义,且逐步出现脊髓或神经根的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运动、感觉、反射、括约肌功能的逐渐加重乃至出现瘫痪。胸段椎管的矢横径均小,其狭窄处也正是脊髓血供差部位,即血供危险区,这部分血供障碍易发生截瘫。发生在腰髓、骶髓处的肿瘤出现似椎管狭窄的体征,表现为腰腿痛、下肢反射痛、肌肉萎缩、肌力减低、麻木、腱反射亢进或消失,括约肌功能障碍。本组有13例出现上述情况。腰段脊髓肿瘤病程较长,本组长为9年,因为神经根组织相对致密并有数层神经鞘膜予以保护对挤压的保护性强于颈髓。小儿椎管内肿瘤多为良性(本组有神经纤维瘤4例)肿瘤生长缓慢,椎管扩张性代偿能力比成人强,出现运动障碍相对较晚。
 
  X线检查:年龄较小的4例出现椎间距增宽、椎间孔扩大。MRI检查:是诊断椎管内肿瘤可靠、安全的方法。MRI不仅能确定肿瘤的部位、范围而且能明确肿瘤与脊髓的关系;髓内肿瘤脊局限性变大增粗,肿瘤与正常脊髓结构之间界限不清,局部可见有空洞形成及囊性改变。T1加图象上可见边界不清的点状低信号区。T2加图象上显示不规则的信号增强区。髓外硬膜下肿瘤:硬膜下占位,肿瘤边界清楚、脊髓有不同程度受压。T1、T2加图象上肿瘤部位信号均增强。硬膜外肿瘤:硬膜外软组织肿块,使硬脊膜、脊髓均受压,肿瘤信号的强度取决于肿瘤的性质。
 
  奎肯氏实验,脑脊液检查等均有助于诊断。除与椎管内占位病变如OP11、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等疾病鉴别以外,尚需与蛛网膜炎鉴别;蛛网膜炎发病快,初期发烧、背痛、根性神经痛广泛,感觉丧失平面双侧常不一致,常在感觉消失平面以下又出现感觉正常区域,运动丧失亦不规律。脑脊液检查血细胞数增高,造影检查照影剂分散。
 
  本组全部病例均行肿瘤部位的全椎板切除,采用显微外科器械全部或次全切除肿瘤,在手术操作中遵循保护脊髓及神经根而切除肿瘤这一目的。术后为预防脊髓创伤性水肿给予脱水药物、神经营养药物,为预防感染给予抗生素。

上一篇:三大听神经瘤检查方法 下一篇:脑胶质瘤与认知功能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猜你喜欢

便捷查询便捷查询

  • 预约挂号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