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不一定会导致胃癌

来源:多比医网 作者:网站小编 时间:2015-05-13

核心提示:   五十岁以上人群慢性胃炎的发病率为50%。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患者,在拿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检验报告时,愁眉不展、忧心
 
  五十岁以上人群慢性胃炎的发病率为50%。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患者,在拿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检验报告时,愁眉不展、忧心忡忡、忐忑不安,担心早晚会转成胃癌。
 
  这种担心有道理吗?胃炎与胃癌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一、胃癌的前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胃癌的发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胃癌的发生并非是由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骤然转变为癌细胞,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发展为胃癌之前,常经历一个相当长的癌前变化过程。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恶性贫血及巨大胃黏膜肥厚症等,就属于胃癌的“癌前疾病”,它们将使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其中常见的当数慢性萎缩性胃炎。
 
  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复杂可能与吸烟、酗酒、用药不当、工作过量、心情郁闷等有关;部分由慢性浅表性胃炎迁延发展而来;还有部分属自身免疫病。作为一种癌前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进一步发生肠上皮的异常增生而癌变,癌变率与其病史长短和严重程度有关。
 
  三、杞人忧天大可不必不少患者被诊断为萎缩性胃炎后,知道是癌前疾病,因担心癌变而思想负担沉重,整日忧心忡忡,这完全没有必要。胃癌的癌前疾病毕竟不等于胃癌,这是两种不同的病理过程。大部分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经过合理、系统正规治疗可转化为浅表性胃炎或维持现状,只有一部分重度萎缩性胃炎,在经过较长时间后可以发生癌变,这主要见于有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的病例。
 
  与胃癌划清界限,尽管不是所有的癌前疾病均转变为胃癌,但也必须对其严加防范。
  1、有癌前疾病的患者,要密切定期做体检。胃镜检查是胃癌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一般一年一次,重症半年一次。胃镜检查时一定要送病理检查,应特别注意不典型增生的情况。
 
  2、加强对慢性胃炎等疾病的治疗是预防胃癌的重要措施。近的研究证实,幽门螺旋杆菌是致胃癌的生物因子,清除胃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可使癌前病变及胃癌的发病风险降低40%。而联合应用抗生素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疾病的唯一有效措施。另外,中医药对癌前病变的防治可能具有独特的作用。处方着重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整体与局部兼治原则。胃复春、猴菇菌片、健胃愈疡片、胃苏颗粒对肠上皮化生可能有益。
 
  3、防止胃炎重要的一道防线还与您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关系密切。因此,坚定治疗信心,消除紧张心理,与医务人员密切合作,才能将胃癌扼杀于萌芽之中。

上一篇:三大听神经瘤检查方法 下一篇:脑胶质瘤与认知功能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猜你喜欢

便捷查询便捷查询

  • 预约挂号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