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型垂体瘤的诊断

来源:多比医网 作者:网站小编 时间:2015-04-15

核心提示: 血管造影可了解肿瘤血供、颅底大血管与肿瘤的关系等。如手术时需阳断颈动脉,术前应做球囊阻断试验(BOT)。辅以SPECT检查。约75%
 

 
  垂体大腺瘤具有多方向生长的特点,其中以向鞍上生长多见。由于鞍隔相对阻力较小,肿瘤经 鞍隔孔向上突入鞍上池,肿瘤较大时常常压迫视交叉和第3脑室;同时受鞍隔孔径的限制,肿瘤在鞍隔上、下体积较大、鞍隔部小而出现“腰征”。鞍上肿瘤向下侵犯蝶鞍,多表现为肿瘤先压迫鞍隔继而压迫垂体,不出现“腰征”。此征提示肿瘤穿越鞍隔孔生长,是鞍内肿瘤向鞍上侵犯的重要诊断依据,在鞍区肿瘤的诊断与鉴 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组织病理学研究提示,垂体大腺瘤向鞍上发展是肿瘤的直接延伸,而非肿瘤对周围的侵袭。垂体瘤患者常见症状为头痛和视力下降,而其他颅神经损害症状少见。垂体腺瘤以实性多见,可合并坏死、囊变,部分表现为单纯囊性病变。CT表现为鞍区肿块,平扫等密度,无钙化,实性部分强化明显。MRI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强化明显。MRI较CT的优势在于能全面显示肿瘤的发生部位、生长特点、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和肿瘤的信号特点。
 
  除向鞍上发展外,垂体大腺瘤还可向鞍下及向两侧生长,表现为肿瘤侵蚀鞍底骨质和海绵窦,是其侵袭性发展的结果。垂体大腺瘤对颅底骨质的侵袭,按发展 顺序依次可分为3个阶段:初期,肿瘤穿破鞍底蝶骨骨质;进展期,肿瘤侵犯整个蝶窦、斜坡;晚期,肿瘤进一步破入筛窦、鼻咽和鼻腔。垂体大腺瘤的CT研究指出,50%以上的垂体大腺瘤出现不同程度的鞍底骨质吸收、变薄,部分出现鞍底轻微下陷或部分突破鞍底形成局限性软组织肿块。
 
  垂体大腺瘤的特殊类型。1种为肿瘤质地以囊性改变为主,笔者称之为囊性型垂体瘤;肿瘤呈一由鞍内突向鞍上的薄壁囊性结构,囊内为富蛋白黏液,增强扫描囊壁强化。另1种为肿瘤生物学行为表现特殊,肿瘤发生于鞍内而向颅底侵犯,即颅底型垂体瘤(附图)。此型肿瘤的几何中心在蝶骨体,溶骨性、浸润性破坏及垂体窝 轮廓保存等征象,均高度提示为骨源性肿瘤。此型垂体瘤影像诊断非常困难,常常误诊为颅底原发肿瘤。因此,提高对此型垂体瘤的影像学认识是非常必要的。
 
  颅底型垂体瘤的CT诊断价值。CT显示颅底溶骨性破坏,提示颅底骨源性肿瘤,容易想到较常见的颅底脊索瘤。 事实上,靠CT鉴别二者非常困难。本组资料显示,颅底型垂体瘤和颅底脊索瘤CT上均表现为斜坡、鞍底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不清。横断面影像和冠状、矢状面重建图像均显示肿瘤起源于颅底骨,导致颅底型垂体瘤常被误诊。CT密度分辨率尚不足以反映颅底型垂体瘤和颅底脊索瘤的密度差异,不能显示垂体瘤内部的组织 结构特点,此乃CT的限度。

上一篇:低级别脑胶质瘤小常识 下一篇:三大听神经瘤检查方法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猜你喜欢

便捷查询便捷查询

  • 预约挂号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