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近视的孩子能验配OK镜吗?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29   1000

核心提示:当孩子近视后,医生都会询问家长,家族里是否高度近视的情况(特别是父母兄弟姐妹直系亲属),首先会考虑近视的遗传因素,其次,会询问孩子平时会不会看电子产品、睡觉太晚

当孩子近视后,医生都会询问家长,家族里是否高度近视的情况(特别是父母兄弟姐妹直系亲属),首先会考虑近视的遗传因素,其次,会询问孩子平时会不会看电子产品、睡觉太晚等等相关的环境因素。

其实近视主要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那孩子要是遗传性近视可以配戴OK镜吗?遗传性近视的孩子该如何预防呢?


图片

遗传因素

图片

近视眼也并非完全由遗传决定的,父母有近视并非子女全部有近视,有近视遗传因子者,隐性遗传,这时近视不发病。极少数先天性近视,而且往往度数较高,这类近视有家族史,是遗传决定的。

【1】父母中无患有近视,其子女发生近视的易感性比其他人群高10%

【2】父母中单方患有近视,其子女发生近视的易感性比其他人群高25%。

【3】父母中有屈光度大于600度(高度近视)时,其子女发生近视的概率40-60%。


*研究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文件

图片
图片

环境因素

图片

环境因素主要影响[单纯性近视]的发生发展,这种近视遗传概率很小除了小部分是由于屈光间质的曲率引起,大多数都是由于眼轴过度增长导致,幼年时进展快,成年后稳定,度数较高,无眼底病变。

环境因素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环境因素里引起近视的主要原因)

学习、看书、电脑、电视等,当眼睛长期、持续看近时,睫状肌都需要长期、持续收缩,久之必然导致肌肉紧张、麻痹、功能丧失,容易使得眼睛出现看远不清楚 ,看近清楚的“假性近视”状态。

【2】不良的用眼习惯 :

看书、做作业姿势不正确,需要一拳一尺一寸。

【3】不良的用眼环境

灯光、环境采光不足,自然光线可以促进眼内多巴胺的,抑制眼轴增长,所以户外活动沐浴阳光尤为重要。无法获得外界自然光的时候,室内环境灯光需要向阳光靠拢。

【4】不够健康的饮食方式、休息时间以及户外时间不足都会引起近视的发生发展。

图片
图片

遗传性近视可以配戴OK镜吗?

图片

OK镜就是通过对角膜进行暂时性塑形来达到控制眼轴增长,延缓近视发展的作用。

若孩子的近视是由于眼轴过度增长而导致的[轴性近视],无其他病变,且符合OK镜的各项验配条件,就可以选择OK镜来控制近视发展。


[遗传病理性近视]不建议首选配戴OK镜,遗传病理性近视一般发病较早,学龄前可能就有症状,虽然角膜塑形镜可以延缓眼轴增长。

但是对于病理性近视,其眼底病变、视功能障碍等许多因素都不是角膜塑形镜可控制范畴,因此角膜塑形镜不是首选。


[遗传病理性近视]又称变性性近视,是一种视网膜变性疾病,是屈光度(验光度数)超过600度,zui高可达4000度临床上,病理性近视也称为高度近视。一般发病较早,眼球前后径不断加长,眼球的许多组织结构可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

若确诊为[遗传病理性近视]应积极治疗,经专业医生评估有必要的话,患者可考虑通过后巩膜加固手术延缓眼轴的增长、减少视网膜并发症发生。

图片
图片

如何预防发展成遗传性近视?

图片

【1】即便是遗传的高度近视,也是从无到有,从低度到高度发展的。有必要在近视未发生时候从环境因素着手防控,例如:20-20-20护眼法则,每天户外2小时,目“浴”阳光,及时放松眼睛,从小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等。


【2】避免高度近视的发生,即使孩子向近视发展了,也要把近视度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预防近视进一步发展和预防并发症发生同样重要,遗传性近视18岁以后也具有增长度数的风险。


【3】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定时进行视力检查,依托现有资源建立、及时更新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筛查出视力异常或可疑眼病的,要及时寻求针对性的防控方案,做到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