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功能不全导致习惯性流产

来源:多比医网 作者:网站小编 时间:2015-09-11

核心提示: 大约有35%~40%的重复性流产是由黄体功能不全所致。
大约有35%~40%的重复性流产是由黄体功能不全所致。

  【病因】

  1卵巢卵泡发育不良,黄体形成缺陷,与血中FSH不足或缺乏和血中雌、孕激素比例过高,血中没有出现足够高度的LH峰值有关。

  2.黄体期子宫内膜分泌延迟改变或分泌期不完全,于宫内膜的孕激素受体不足导致子宫内膜对孕激素的效应差。

  3.内分泌异常,如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4.子宫内膜异位症。

  5.其它:如因人流后及医源性结扎等。

  【发病机制】

  正常妊娠时卵子在受精后5~7d开始在子宫内膜植入着床,滋养层细胞开始分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HCG刺激卵巢黄体继续发育长大,成为妊娠黄体,使孕酮持续产生。妊娠6周起黄体功能衰退时,胎盘滋养细胞合成孕酮开始。故妊娠6~7周时易发生流产。如黄体功能不全包括黄体寿命缩短,以及黄体分泌功能低下,以至孕酮分泌量不足,子宫内膜的分泌反应不良或早期妊娠后蜕膜反应不良,造成孕卵不易着床或着床后孕卵发育受到影响,导致流产。

  【诊断】

  黄体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但经期正常,经量正常或稍多,伴自然流产史。常需依靠辅助确诊。

   1.基础体温测定(BBT)双相体温的高温期持续日数少于12d,平均升高温度低于0.30C,BBT曲线图呈“阶梯样”缓慢上升,均提示黄体功能不全。

上一篇:什么是输卵管性不孕? 下一篇:内分泌失调会导致不孕吗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猜你喜欢

便捷查询便捷查询

  • 预约挂号

热门文章